信網2月28日訊近日,77年難遇的“七星連珠”成網絡中的熱門話題。一些視頻稱,2025年2月28日晚,太陽系的七大行星將在天空中形成罕見的七星連珠,不少網友調侃,馬上惡補歷史準備穿越,逆天改命,電影《哪吒2:魔童鬧?!分械?“六星連珠” 情節(jié)也引發(fā)了遐想。 “七星連珠”究竟是什么?是否真的難得一見?對人類有何影響?青島市網上辟謠平臺詢問了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工程師孫恒陽,解答“七星連珠”疑惑。 “七星連珠”是什么? 所謂“連珠”,一般指多顆行星距離較近,市民肉眼觀測時能夠看到多顆行星似“糖葫蘆”一樣被串起來。孫恒陽介紹到,網上流傳的“七星連珠”指的是,最近一段時間的傍晚時分,太陽系中除地球外的七顆大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中。 本次“七星連珠”模擬圖(來源: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) 本次參與“連珠”的七顆星自東向西分別是火星、木星、天王星、金星、海王星、水星和土星,行星由東至西的跨度較大,從最東端的火星至最西端的土星,張角(指最西邊和最東邊兩顆行星與地球形成的夾角)在117°左右。這樣大的角距離跨度,看起來與我們想象中的 “連珠”并不一樣,只能說七顆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中。 同時,在這七顆行星中,肉眼通常只能看到火星、木星、金星3顆。孫恒陽告訴行動員,土星和水星距離太陽很近,日落后會伴隨太陽落下,不太容易看到;海王星我們肉眼完全看不到;天王星則需要在天氣晴朗、光污染少、視力很好、沒有月光這種極限情況下才能看到。 行星張角跨度大并不罕見 “連珠”不會影響人的禍福 像如此大張角的“連珠”情況并沒有網絡中說的如此罕見,孫恒陽說,上一次出現“七星連珠”是在2022年6月,并非網絡中所傳的百年一遇。 網絡中所傳的“連珠”,與行星張角跨度有關。張角跨度大,肉眼看起來距離比較遠,并不像“連珠”。行星張角跨度小,,這樣的狀態(tài)更接近“連珠”,也更具有觀賞性。關于網絡中所謂的2月28日“七星連珠”,并不準確,因為這些行星最近幾天都在“連珠”,并非只有2月28日。 通過搜索發(fā)現,2040年9月出現的“行星聚”更值得期待。屆時,金星、木星、水星、火星、土星將與月亮相聚在西方天空10°左右范圍內,觀賞性極強。孫恒陽也向行動員提供了由軟件生成的“行星聚”模擬圖,天文愛好者可大飽眼福。 2040年9月“行星聚”模擬圖(來源: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) 至于網友們說的“七星連珠”影響人的禍福,還能逆天改命,孫恒陽解釋道,行星運動是一種自然現象,與人類并無任何關聯,這些說法是不科學的。(王熠冉) 文章來源:信網。如上內容為青島信息港(m.vtef7.com)官方網站綜合整理發(fā)布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青島信息港官方網站是山東青島區(qū)域化綜合性新媒體平臺,目前青島信息港已全網覆蓋,主要有今日頭條、微博、微信、嗶站、知乎、搜狐新聞、網易新聞、騰訊新聞、新浪新聞等商業(yè)平臺,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體平臺入駐號,實現了全網覆蓋。青島信息港是山東半島地方信息門戶,擁有廣播電視經營許可證,按規(guī)定進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備案,內容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網站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。如需轉載時請保留原版權的完整信息,否則追究侵權責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