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冬的青島,依然氣候宜人,陽光滲透著這座美麗的城市。2024年11月6日下午,近300名師生歡聚青島崇德小學“愛樂小劇場”,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的歌曲此起彼伏,共同迎接遼寧撫順專程請來的雷鋒塑像。雷鋒塑像微笑地凝望著前方,學生們?yōu)槔卒h戴上了永不褪色的紅領巾,舉起右手敬上了最崇高的少先隊隊禮,唱起了鏗鏘有力的雷鋒之歌,活動隆重而熱烈。 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青島市總工會原副主席、北部戰(zhàn)區(qū)海軍某基地原司令員、青島市雷鋒精神研究會發(fā)起人王發(fā)令;市北區(qū)教體局副局長胡玉恒;青島嶗山區(qū)文化局原副局長、青島市雷鋒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新村;市北區(qū)教體局思政科科長馮陽;青島崇德小學校長張欣;臨朐沂山書院青島分院負責人楊志峰;圣華書院院長韓修會;掌上青島志愿者協(xié)會會長張君旭;強國有我讀書會負責人申振柱;青島市雷鋒研究會副會長王正超;青島聲貝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漢林等來賓。臨朐沂水書院向青島崇德小學捐贈中華優(yōu)秀文化書籍,學校積極開展了“學雷鋒 讀好書 筑夢想,崇德尚美潤芳華”的實踐活動。青島聲貝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漢林在部隊服役十六年,退役后,創(chuàng)業(yè)就業(yè)取得了成功,主動回報社會,服務人民,張欣校長為他頒發(fā)了“雷鋒雕像捐贈證書”。 為更好地配合學校正在開展的立志教育,請來了圣華書院院長韓修會,做了《少年立志 定好人生主旋律》的演講,課程從大志、高志、壯志、卑志、危志五個層級,闡述了立志對人生的重大意義,教育師生要樹立遠大志向,做到會選擇、守夢想,能堅持,最終實現(xiàn)小溪奔流到海的偉大夢想。 幾年來,青島崇德小學在校長張欣的帶領下,雷鋒精神已經(jīng)植根于學校的各個領域。2022年6月2日他們參加了青島市雷鋒精神研究會首批志愿服務小軍團。為紀念雷鋒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共產(chǎn)主義戰(zhàn)士,張欣校長一直希望請一尊雷鋒塑像安坐在學校,讓師生人人記住雷鋒,事事懷念雷鋒,扎實學習雷鋒,自覺地為人民服務。為增強國防意識,提高師生愛國主義精神,發(fā)揚英雄主義氣質(zhì),培養(yǎng)師生民族自強的志氣做出引領性教育。更好地培養(yǎng)師生的底氣、志氣、正氣、勇氣。引導學生立志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,讓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和雷鋒精神在青少年心里“生根發(fā)芽”。推進“大思政課”教育和校風、學風建設,營造濃厚的有理想、做好事、讀好書校園氛圍,激發(fā)青少年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的奮斗動力。 校長張欣是一名在教育戰(zhàn)線上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,一路走來,從傳唱過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《接過雷鋒的槍》,到領讀過《雷鋒日記》和《雷鋒》故事,再到帶領黨員干部教師指導廣大兒童青少年學習踐行雷鋒精神,“雷鋒”是伴隨著他成長的榜樣力量,更是一座精神豐碑,擔任校長以來,把雷鋒精神融入學校的大思政教育陣地上,并匯聚了新生力量。 青島市北崇德小學建校已經(jīng)十周年了。他們堅持把“崇德尚美”作為學校文化,把“培養(yǎng)“有夢有愛、向美向上”作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抓手,把培養(yǎng)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”作為育人目標的共識,并努力釋放“崇德”之光,彰顯“尚美”追求,把弘揚雷鋒精神學雷鋒、當先鋒,作為“立德樹人”教育的根本任務,學校教育有了高度、有了力度、有了溫度,也有了人民滿意度。利用紅色地帶,開展了“崇德向黨 紅色基因代代傳”思政教育主題,開展“紅色課堂”,建設“紅色書屋”, 開展“紅色閱讀”;成立“紅色禮贊”宣講團, 開展“紅歌嘹亮”原創(chuàng)歌曲展演,依托“紅色合伙人”, 開展“紅色研學活動” 重視“紅色節(jié)日”被授予青島市“學雷鋒志愿服務小軍團”,六三中隊被授予“雷鋒班”。 張欣校長熱情洋溢的說:“雷鋒雕像落戶崇德、傳統(tǒng)文化書籍漂流校園,是向廣大師生培育無私奉獻、助人為樂、愛崗敬業(yè)、勤儉節(jié)約等革命精神的良機,是新時期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榮光和責任。雷鋒精神蘊含的理想信念、愛國主義、艱苦奮斗、無私奉獻、開拓創(chuàng)新將為思政課提供了豐富的內(nèi)容和源泉。一座雕像是精神的傳承,是榜樣的力量,我們將把雷鋒精神的傳承與思政課有機融合,通過巡講、報告會、主題班會等形式宣講雷鋒精神,利用歌舞、情景劇等編排雷鋒小故事,把雷鋒故事“走進”思政課堂,力爭實現(xiàn)弘揚雷鋒精神與志愿行動的有機融合,努力將雷鋒精神和學?!俺绲律忻馈蔽幕Y合,化為學生生活日常,達到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的效果。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雷鋒精神永不過時、永遠在線。我們崇德小學也將在各級各界關懷下,引導學生們傳承紅色基因、堅定理想信念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爭做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。 編輯:孫琦 作者、 攝影:宋欣蕊 |